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毛主席评价蒋介石:他手下有三大悍将,重用一个都不会败得这么惨

2024-03-30 17:05:04

蒋介石这一生,身边一直都有着忠心耿耿的将士,就连败走台湾时,依旧有人愿意追随蒋介石。

在战场上,蒋介石是一把好手,可到了用人用兵方面,蒋介石就容易犯迷糊。所以蒋介石的失败,世人皆知,唯独他自己不知,又或许是明白人,但蒋介石好于面子,终了不愿提及自己战败原因。

对于蒋介石这个人,伟大的毛主席就曾对其做出过评价:“蒋中正拥有三名大将,但凡选其一人重用,也不会落得此下场。”

能让毛主席称之为大将的人,肯定是有超出平常的能力,那么这三名大将是谁呢?为何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

薛岳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当时的国民政府一直以来都是人才济济,骁勇善战的名将层出不穷,可是慢慢的,国民政府内部腐败不堪,有没有能力已经不再是重要的因素了,有一张会拍马屁的嘴和会内斗的脑子,才能在国民政府长久的呆下去。

而薛岳将军,则是最反感这种行为的。

薛岳跟随蒋介石时,一直是忠心耿耿的,在国民党内部,也足以称得上是老将了,在早年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华革命党时,薛岳就已经跟随了孙中山,加入了中华革命党。

后来在活动中结识了蒋介石,薛岳刚强的性格引得蒋介石更加注意了这个人。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薛岳又跟随蒋介石的步伐,蒋介石对于薛岳的能力是肯定的,但是,薛岳性子直,爱说大实话,在一些决策上却总是和蒋介石出现矛盾。

当时的薛岳任第一师师长,东征时路过上海,本想驻留上海稍作休整,可是蒋介石得知后十分慌张,命令薛岳立刻率部离开上海,原因则是上海一部分为外国租界,蒋介石认为自己惹不起,不如远远的躲开为好。

这则命令让薛岳有点看不起蒋介石,在中国的地盘上,还要躲着外国人,这未免太过窝囊,且蒋介石总是窝里横,对外则是客客气气,实在是难成大事。

并且这么多年了,蒋介石也因薛岳跟随过孙中山的原因,没有那么看重薛岳,所以薛岳觉得自己在蒋介石这里实在是发挥不出才能,便逐渐的淡出了前线。

蒋介石也因此原因对薛岳更有了一些看法。

而到了对红军展开围剿时,因缺少有才能的将领,蒋介石这才想起一些淡出一线的将领,其中就包括薛岳。而薛岳也没有辜负蒋介石的期望,在围剿红军时打了几场胜仗,也让蒋介石对其刮目相看。

可打自己人,薛岳终归是不擅长发挥的,毕竟都是同胞,实在是不忍下手,而到了抗日战争爆发时,薛岳才是真正的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拿了出来。

1939年,长沙会战打响,此时的日军简直是嚣张至极,几乎可以用“疯鬼子”来形容,上百架飞机不断地在天空盘旋,大量的船只载着日本兵从湘江登陆。

兼任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主席的薛岳,看着长沙的势头逐渐紧张,立刻调动兵力,根据长沙地形分配兵力,卡在日军的行军要道,打日军个措手不及,成功的将长沙的损失降到最低。

后来薛岳在抗日战场上屡获战功,可是日本投降后,内战再次爆发,薛岳对于内战没有兴趣,但是作为军人就要服从命令,只能硬着头皮打,可是薛岳明明经常立战功,但实际上还是一直退守着打。

后来蒋介石几乎没有了将领,只有薛岳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但蒋介石一直认为薛岳没有认真打,始终怪罪于他。

最终薛岳辗转多地,还是逃到了台湾岛,此时蒋介石的心腹几乎只剩下几人,他还以为薛岳能够效忠于国民党,可薛岳二话没说,交了兵权就开始了养老的生活。

晚年的薛岳悲惨至极,甚至没有钱交房租,以至于被房东告上了法庭。而在1998年,薛岳临终的前一天,此时的薛岳已经是神情模糊,但他还是清楚的喊了一句“宁用奴才,不用人才”,可以见得,薛岳的这一生,对蒋介石并没有什么好感。

白崇禧

说到白崇禧,那可是在北伐战争时响当当的人物,凭借独特的战略思想和聪明才智率军从镇南关一路打到山海关,当时就被称为军事奇才。

可就是这样有勇有谋的骁将,也没能让蒋介石满意。

或许是出于对优秀人才的担心,又或许是对于桂系势力的担忧,蒋介石对于白崇禧始终都有一种不自信的状态。不过宏观的来看,蒋介石对权力是极为看重的,任何危及到自己权力的人或集体,蒋介石都会抱有一种距离感。再加上早年与桂系的交手,以及桂系试图将蒋介石逼下台种种举动,更加让蒋介石对桂系恨之入骨。

而白崇禧其实也没那么多心思,反而是蒋介石在背后一直做手脚,想彻底的除掉白崇禧。

就如1949年时,蒋介石败走台湾,并且诚心的要请白崇禧李宗仁前往台湾居住,还保证一定会给予重任。李宗仁知道蒋介石的为人,便拒绝了邀请转身便飞往了美国。可是白崇禧一听到蒋介石要给自己一个国防部长当,马上就携家带口的来到了台湾。

但是蒋介石可没有这么好心,将白崇禧安顿好后,只给了一个不起眼的部门的理事长,且有大事商议时,根本不提白崇禧的名字。

白崇禧为了让蒋介石安心,没有计较,反而是默不作声的辞去了职务,可是蒋介石对白崇禧的恨根本无法抹去。在白崇禧辞职后,蒋介石以贪污受贿之名对白崇禧进行栽赃陷害,并派大量的警卫人员看守白崇禧的住所,生怕白崇禧逃往大陆。

就这样,白崇禧在蒋介石的监视下,过了下半辈子。1966年,白崇禧突然身亡,死因不明,但多数人猜测,多半和蒋介石脱不了干系。
孙立人

毛主席所说的第三名大将,其实就是孙立人,可以说孙立人是最为惋惜的。

孙立人最大的战绩,便是入缅作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成立,孙立人率领38师前往缅甸对日作战。在战场上,英军对抗日本不利,几乎要全军覆灭,正当时,戴安澜师长率军紧急支援英军,将日军打的落花流水,但日军人多势众,马上集结兵力北上作战,目标则是英军第一师。

英军第一师没有料到日军的偷袭,很快势力便走了下坡路,孙立人得知情报后,马上率军北上,以800人的军队灭了日军上万人马,当英军得知孙立人只带了800人时,简直不敢相信,毕竟以少胜多这种战役在英军方面并不常见。

此后,孙立人因此事件在国际上打响了名声,多个国家为孙立人颁发勋章,就连艾森豪威尔都真心诚意的邀请孙立人前往欧洲对军队给出考察意见。

而这件事就为日后蒋介石软禁孙立人埋下了伏笔。

蒋介石和美国走得近,但是国民党的大小事务,美国还要来插手,所以在美国提出想要更换国民党领导人时,顺口提到了孙立人。这句话也让蒋介石彻底的对孙立人起了杀心,而孙立人在蒋介石心中就如同一根倒刺,不除不快。

所以在1955年,蒋介石亲手策划了一场病变,陷害与孙立人,随之便将孙立人软禁了起来,而这一禁,便是33年。

结语

从薛岳、白崇禧和孙立人这三人与蒋介石的交往可以看出,蒋介石其实在用人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总是热衷于打压过于优秀的人,又对不属于自己嫡系部队的派系过于紧张,且蒋介石最大的缺点就是小心眼,见不得别人好,所以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许多将领就彻底的看透了蒋介石的为人,既想掌握大权,又总是以武力和自己的人斗,让部下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考虑,生怕哪天就成了被蒋介石斗的人。

所以蒋介石的失败,从他刚起步时就可以一眼望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