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此役苏军占压倒性优势却草率停战,日军不吸取教训终吃大亏

2021-01-04 17:05:0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军高层曾为“北上”还是“南下”做了非常激烈的争论。诺门罕一役粉碎了日军北上的企图,日本也基本上放弃了二三十年来肢解俄国、吞下其远东地区、一举成为陆上大国的企图。虽然诺门罕战役苏军损失不小,朱可夫也被诟病“靠士兵牺牲换取胜利”,但这场胜利对苏军而言,战略价值就无法估量的。实际上,日军的北上战略并不是在诺门罕被苏军一刀杀死的,此前还有一场张鼓峰战役。


张鼓峰曾长期是中国领土,沙俄与清政府于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时借助手段使该地区成为争议领土。进入1915年以后,伪满洲国与俄国双方就领土分界线的划分产生分歧;苏联则干脆否定沙俄划定的边界线,宣称张鼓峰是苏联领土。20世纪30年代时,该地区国境线附近双方守备松懈,日军趁机在张鼓峰附近的张其峰修建了一批碉堡和工事,这个过程非常短,仅20天后便将部队撤回。

苏联向来对日本颇有防备,也许是发现了日军这番小动作,洞察了日军企图,1938年6月底,苏军突然占领张鼓峰,在山上修筑工事,同日军形成对峙。事情到了这个关头,日军高层陷入了纠结之中。实际上,张鼓峰战役规模并不大,双方投入的兵力总共也才相当于三四个师,阵亡人数总和也只有1318人,但对日本决策层来说,是否决定发起张鼓峰战役可不是闹着玩的。


苏联出兵强行占领张鼓峰那会儿,大本营正在筹划新一轮入侵,时任朝鲜军司令的小矶国昭下令一定要严加克制,尽量避免与苏军产生冲突。苏联是个可怕的对手,英、法这些老牌的世界强国都是能躲则躲,日本却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战略良机。在此之前,有件事我们不得不提:1937年6月19日,苏军强行登陆由关东军控制的干岔子岛并掳走3人,遭致日本的强烈抗议;苏军不但不放人,反而不断增兵,意图占领该岛。6月30日,日军在干岔子岛以南河道击沉一艘苏军炮艇,眼看事态发展要急转直下,苏联方面却权衡利弊,最终选择隐忍撤兵。这件事便是“干岔子岛事件”,此事给了日军高层极大的信心。

张鼓峰战役前夕,日本曾试图与苏联谈判,要求苏军部队撤走。不过,大本营突发奇想,打算试探一下苏军的底线和实力,部分日军高级将领认为:“在这样狭窄的地带,无法出动大批军队,因而不会导致大规模的战争。即使整个师团覆灭也无关紧要,这正是向苏联显示日本实力的大好时机。”此话一出,海军就立马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日军正在别处搞大规模扩张,应当尽可能避免乱生事端。陆军则争辩此役又不需要海军配合,再说一共就动用一个师团,输了就停战,赢了就拿下张鼓峰也不追击,稳赚不亏啊!


宫内大臣汤浅仓平警告日本天皇:“从大局来看,目前不应同苏联交战。”谁知天皇居然摆出一副看戏的姿态,任由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和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上蹿下跳。对此,连西园寺公望都忍不住表态:“陛下的看法不妥,对陛下来说,眼下需要的是坚决不予批准。万一对苏联使用武力而引起战争的话,近卫首相最好辞职。”

然而,为了促成出兵,陆军方面欺骗昭和天皇说外务大臣和海军大臣都赞成开战。实际上,在此之前,裕仁早就知道二人是主张和平解决张鼓峰争端的。为此,裕仁觉得陆军是在从自己手中夺权,践踏他的权威,十分震怒,批评道:“陆军的做法太不像话……作为朕的军队,竟然屡次采取不应有的卑劣手段。今后没有朕的命令,不能动一兵一卒。”然而,此时军国主义分子早就有了僭越之势,当大本营下令从冲突地区撤出时,部分部队却自作主张地留在了原地。


1938年7月7日,小矶国昭以苏军企图占领距张鼓峰东北12公里的香山洞西方高地为由,立刻命令第十九师团做好作战准备。15日,3名日本兵化装成农民跑到张鼓峰一带窥察苏军工事,遭到苏军驱逐,其中1人当场被击毙。日本方面以此事大做文章,企图逼迫苏军撤离,同时,4个中队、2个山炮兵大队和1个野战重炮兵大队火速奔赴前线。7月20日,日方向苏军下达最后通牒,声称如果不撤兵,“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苏方负责”。苏联方面则回应:“任何威胁吓不倒莫斯科。”

1938年7月29日,日军向正在修筑工事的10名苏军士兵发起突袭,张鼓峰战役正式打响。值得一提的是,当裕仁听完汇报后说:“事已至此,无可奈何。望前线将士坚守边界,切忌越轨行动!”然而,此时的他心里却十分满意陆军的行动,积极承认事态发展。由此可见,日本军国主义者之所以能在二战期间兴风作浪,这与日本天皇有着极大的关系。天皇并不是没有实权,他才是策动日军大肆侵略的主谋之一。


7月31日,日军炮击张鼓峰并一度实现占领,不过很快就遭到了苏军的猛烈还击。8月2日,苏军投入大批坦克和重炮,并派出飞机轰炸日军阵地。在布柳赫尔元帅的亲自坐镇下,苏军第40师、步兵第32师和机械化第2旅等部队相继进入战场,双方在长达数天的混战后,苏军于8月6日傍晚再次夺回张鼓峰。

在这个过程中,苏军还同伪满洲国部队发生了小规模战斗,原因说来也比较有趣:苏军哨兵观察到有个伪军士兵抱着一段炉筒子,前者误认为这是用来进攻苏军的新式武器,先下手为强发动袭击,双方遂陷入激战。


此时,日军已几乎陷入绝境:前线部队物资消耗严重,附近战略要地几乎都被苏军占领,另外恶劣天气使得日军行动困难,增援不及时;反观苏军补给充足,交通顺畅,兵员充足,局势对日军大大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大本营担心遭遇失败会打击军队士气,这还算轻的,再拖下去会陷入同苏联的全面战争,因此,日本方面开始向苏联寻求停战。遗憾的是,牢牢占据主动的苏军也并没有想要趁机扩大战果,最终,双方于8月10日夜在莫斯科达成了停火协议。至此,日本高层终于长松了口气。

原来,战事不利令日本非常紧张,他们意识到最初低估了苏军实力,担心苏军会趁势追击,影响日军在亚洲的侵略计划。停战后,日军高层倍感庆幸:苏联并无大举出动之意,于是得以消除后顾之忧,实施对华作战。战役结束后,苏联方面大肆宣传胜利,莫斯科还专门宣布:“苏联红军远东第一集团军歼灭入侵日军8000余人,击落飞机24架,击毁坦克47辆,苏联红军决心捍卫苏维埃领土的完整。”其实,此役日军一共仅阵亡526人,约900人受伤;苏军则阵亡792人,损失坦克3辆。


日本撤退后仍心有余悸,他们将附近区域打造成无人区,还在靠近苏军的埋下地雷和毒气弹。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役给日本人的教训大概还不够深刻。不久之后,心有不甘的日军又挑起了诺门罕战役,终于认识到了苏联人的可怕。